一、实践周校级实训课介绍
为丰富本次实践周的教学内容,强化“理论+实践”“传统+前沿”的育人模式,校级层面精心设计了五大类实训课程,既开设了汉字情境书法书写训练等传统文化类课程,助力同学们夯实文化根基;也开设了数字音频录音与影视声音设计、智启空间・技探未来、脑机接口:解密大脑与意念控制、元宇宙奇妙之旅等前沿科技类课程,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数字音频工作站、AI地理空间情报监控、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等先进技术与设备。
所有课程均采用“小班化教学+沉浸式体验”模式,主讲人团队由校内专业教师专家组成,确保教学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课程学分均计入实践教学学分,可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成长需求,切实实现“以训促学、以练提能”的实践周目标。
二、上课时间
2025年11月10日-14日,具体见课程清单
三、选课时间
11月6日(周四)中午12:30-14:30
四、选课方式
教务系统(https://jwxt.xisu.edu.cn/)
五、课程要求
1.实践周校级实践课程与通识选修课同等对待,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课程选定后要按照课程要求上课,不能无故退课、旷课。
2.学生需提前查看所选课程的要求,按规定自备学习用品(如毛笔、生宣纸、笔记本电脑等),并提前加入学习通课程(输入对应邀请码),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3.课程采用“签到+实操+成果考核”的综合评价方式。按时上课,并按照课程教师的要求完成实操和考核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需编组实践的课程,学生需服从分组安排,不得擅自调换实践时段。
4.若所选课程因“选课人数不足”被取消,学校将通过教务系统停开该门课,学生需于11月7日(周五)中午12:00前在课表中确认。
5.课程学习期间,学生需遵守教学场地纪律(尤其是实验室、录音棚等专业场地),爱护设备仪器,若因个人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六、实践周校级实训课程清单
序号 | 类型 | 主题 | 主要内容 | 形式 | 学分 | 人数 | 主讲人 | 时间 | 地点 | 负责单位 | 备注 |
1 | 中华传统文化实训课程 | 汉字情境书法书写训练 | 碑帖临摹学习 | 实践+理论 | 1 | 30 | 安君 | 11月10-13日 (周一至周四)10:10-12:00;14:00-15:50 | SA110A | 教务处、 艺术学院 | 选课同学需要提前自备:毛笔、生宣纸、墨汁/学习通课程邀请码26675249 选课不足20人课程取消 |
2 | 实验实训课程 | 数字音频录音与影视声音设计 | 声音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它帮助影片推动情节,完成叙事,在镜头无法抵达的地方展现世界的有形与无形,在画面内外激发观众的共情。在本课程中同学们将作为声音设计师,运用数字技术引领观众不知不觉走入电影的声光之旅。本课程结合VR视听技术,通过数字音频工作站的介绍与上手实验,解密“百万调音师”的具体工作与影视配音工作体验。 | 录音棚实践教学+VR虚拟仿真实验 | 1 | 28 | 王元方 | 11月10日-12日 (周一至周三) 14:00-18:00 11月13日 (周四) 8:00-12:00 | 实验楼D区405 声音设计虚拟仿真中心 | 教务处、艺术学院 | 第一天:数字音频工作站与VR交互体验与教学。 第二天:数字录音棚实践录音。 第三天:电影同期录音设备教学与体验。 第四天:混音剪辑与作品点评 选课不足20人课程取消 |
3 | 实验实训课程 | 智启空间,技探未来 | 以 “智启空间,技探未来” 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与空间智能技术应用设置四大模块: ①AI+地理空间情报监控实训:通过讲座+操作实训,带领学生探索AI在地理空间情报监控领域的应用,分析背后的AI技术(感知、分类等)及工作流程。 ②人工智能实训中心参观:前往人工智能实训中心,近距离体验智能黑科技。 ③GIS 制图专题讲座:讲解如何将数据转化为研究区示意图。 ④从感知到决策:AI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之旅 | 讲座+实训 | 0.5 | 20 | 赵培 | 11月12日 14:30-16:00 11月13日 14:00-16:00 11月14日 09:00-10:30 11月14日 16:00-17:30 | 11月12日14:30-16:00(JA406) 11月13日14:00-16:00(SC112) 11月14日09:00-10:30(启智楼525) 11月14日16:00-17:30(JA210) | 教务处、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选课不足15人,课程取消 |
4 | 实验实训课程 | 脑机接口:解密大脑与意念控制 | 脑机接口作为前沿黑科技,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的信息交换,可实现“意念控制”、“隔空取物”等应用场景。本课程旨在解密脑机接口背后的原理并提供学生探索脑机接口应用的实践机会。通过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学生可以观察自己脑信号的实时变化,通过参与脑机接口游戏,学生可以体验到人脑的复杂性与计算机的精密性之间的碰撞。通过实践操作,将激发学生对脑科学及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的兴趣。 | 理论+实践 | 1 | 20 | 崔玉洁 | 11月10-13日 (周一至周四 14:00-17:50 | 周一与周四:教学楼;周二与周三:学术科研大楼一楼南侧智语实验室1楼C105 |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 1.由于实验场地有限,本课程采取编组轮流实践方式,轮空小组由助教带领进行线上理论知识学习。 2.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吸纳进入实验室作为科研实习生,并获得实践模块学分。 选课不足15人,课程取消 |
5 | 实验实训课程 | 元宇宙奇妙之旅:跨越现实与虚拟边界的学习 | 想象一下,如果学习不再是坐在教室里翻阅书本,而是像打开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体验!本课程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自然环境中的视听效果,建立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将传统的学习内容转化为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本课程旨在根据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场景设计,例如针对视空整合能力缺陷人群设计守门员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可穿戴式的眼动设备进行实景眼动追踪,通过观测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轨迹等信息,了解被试在真实环境下的认知过程。 | 实践实训 | 1 | 20 | 张丽敏 | 11月10-13日 (周一至周四 14:00-17:50 | 学术科研大楼一楼南侧智语实验室1楼C104 | 人工智能与语言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 1.由于实验场地有限,本课程采取编组轮流实践方式,轮空小组由助教带领进行线上理论知识学习。 2.特别优秀的学生可吸纳进入实验室作为科研实习生,并获得实践模块学分。3.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 选课不足15人,课程取消 |